穩重經典的石雕九龍壁
在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建筑中,存有許多精美的建筑石雕九龍壁,有的直接作用于建筑本身,使建筑功能與裝飾藝術融為一體,如建筑基座的石雕九龍壁,穩定垂花門和木影壁的滾墩石,高臺建筑上起攔護作用的石質欄桿,以及防止木柱受潮的柱頂石等,皆屬此類。還有一些裝飾功能強于建筑功能,甚至純裝飾性的石雕,如石雕御路、石雕獅子,以及一些單體石座等,有著很強的觀賞性。精美恰當的石雕裝飾及紋飾上豐富的寓意和象征,必將起到烘托建筑環境,渲染建筑主題的藝術效果。
石雕九龍壁雕刻作為我國的一種文化遺產,對我們研究當時的社會背景、藝術水平及思想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,對我們當代的雕塑設計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與很高的參考價值。 建筑石雕,主要是指建筑物上或建筑環境中與建筑相配套,起著裝飾、美化、突出建筑形象的石質雕刻品,其形式有圓雕,透雕和浮雕。
中國古代建筑中,以石構件結合石雕裝飾創造的藝術形式,*初是出于原始的信仰和宗教觀念的驅使,其結果尚未達到完全實用的程度。據有關記載,石雕九龍壁從漢代起隨佛教的傳人逐漸演變而成一種建筑裝飾形式,其雛形可見于北魏時期云岡石窟中的佛像底座。在紫禁城建筑石雕裝飾中,建筑功能突出的當屬作用于宮殿基座的石雕九龍壁。這是一種疊澀較多的基座,由圭角、下枋、下梟、束腰、上梟和上枋幾部分組成,造型優美,穩重大方,具有很強的雕塑感,是一種雕飾華麗的建筑構件,常用來承托尊貴的建筑物